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 | |
方海燕1![]() ![]() | |
2007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理研究
![]() |
ISSN | 1000-0585 |
Volume | 026Issue:004Pages:735 |
Abstract |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瞩目。在保证蓄水拦沙效益基础上,提高林、草保存率,使植被恢复得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是黄土高原环境整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流域、重点县水文监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地表覆被、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及流域产沙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定量分析了黄土高原,特别是多沙粗沙区自然与人文要素对流域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和因子的权重分析,并利用天然降雨植被生态需水适宜性系数和林、草恢复度的概念,重点探讨了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尤其是多沙粗沙区退耕还林等土地利用方式宏观格局变化与植被恢复前景。研究表明,在植被生长主要依赖天然降雨的黄土高原,生物措施(植被类型)要与自然带相适应,应根据植被恢复度和植被生态需水适应性系数来进行宏观植被的恢复与实施。这是目前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进行水土保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减少垦殖率与保证老百姓的基本农田、造林种草与植被类型的自然适应性、以及控制泥沙作用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合理布局等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5651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3.北京林业大学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方海燕,蔡强国,周金星,等. 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J]. 地理研究,2007,026(004):735. |
APA | 方海燕,蔡强国,周金星,黄鑫,&陈浩.(2007).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地理研究,026(004),735. |
MLA | 方海燕,et al."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地理研究 026.004(2007):735.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