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
赵苗苗1; 刘熠1; 杨吉林2; 刘羽1; 赵娜1; 岳天祥1![]() | |
2019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环境学报
![]() |
ISSN | 1674-5906 |
Volume | 028Issue:002Pages:215 |
Abstract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植被的生产力和地表质量状况,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了解近年来中国陆地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探讨其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分异规律,利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结合LPJ-GUESS动态植被过程模型和MOD17A3NPP遥感数据产品估算2001-2015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根据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特点分区探讨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5年全国植被平均NPP空间分布地域性明显,总体上沿水热梯度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西北沙漠和青藏高原腹地的植被NPP值最小,在100g·m^-2(以C计,下同)以下,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过渡带植被NPP值在300-600g·m^-2之间,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南省和东北平原局部植被NPP值在700g·m^-2以上。(2)近15年全国植被NPP均值为376g·m^-2·a^-1,变化范围为1.9-1131g·m^-2·a^-1。青藏区面积和植被NP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最大,均为23%,甘新区面积占全国的23%,年均NPP总量只占全国的10%;西南区、东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植被丰富,年均NPP总量占比大于面积占比。其他地区面积和年均NP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相当。(3)近15年全国有65.29%的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最大增速为72.64g·m^-2·a^-1,平均增速为2.29g·m^-2·a^-1,以青藏部分地区、黄土高原区、海南大部和台湾北部地区增幅最大。(4)近15年来全国有79.26%的地区年平均NPP与年平均降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年平均NPP与年平均温度这一比例仅为8.71%,分布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2656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赵苗苗,刘熠,杨吉林,等. 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2019,028(002):215. |
APA | 赵苗苗,刘熠,杨吉林,刘羽,赵娜,&岳天祥.(2019).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028(002),215. |
MLA | 赵苗苗,et al."基于hasm的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 028.002(2019):215.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