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生态廊道 | |
郑好1; 高吉喜2; 谢高地1![]() | |
2019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ISSN | 1673-4831 |
Volume | 035Issue:002Pages:137 |
Abstract | 生境破碎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受损。构建生态廊道可以连通彼此隔离的景观元素,达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传递生态功能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全面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分析生态廊道的生态学功能。介绍了生态廊道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方法,并提出考虑生物生境、廊道长度和廊道质量对生态廊道有效性的影响。我国生态廊道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多局限于城市绿化、景观审美以及小范围生态保护等方面,因此,通过分析国际大型生态廊道案例的构建依据、方法及其获得成果,为我国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借鉴。提出我国生态廊道应注重其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功能发挥,并可依托于已有的生态规划基础进行构建。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1784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3.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郑好,高吉喜,谢高地,等. 生态廊道[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035(002):137. |
APA | 郑好,高吉喜,谢高地,邹长新,&金宇.(2019).生态廊道.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035(002),137. |
MLA | 郑好,et al."生态廊道".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035.002(2019):137.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