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 |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 |
2015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质科学
![]() |
ISSN | 0563-5020 |
Volume | 50Issue:4Pages:1068 |
Abstract |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东准噶尔分布着大量的中基性暗色岩墙,它们是后期岩浆侵入到前期构造裂隙中的产物,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为构造裂隙的研究提供制约。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在琼河坝岛弧带中的和尔赛岩体(早泥盆世)中识别出来了874个暗色岩墙(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片段,它们的走向以北西西-南东东向为主,另外还有少数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通过岩墙的宏观变形特征可以推测,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压张性裂隙之中,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左行张剪裂隙之中,北东-南西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右行压剪裂隙之中。这些裂隙形成时平面最大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结合岩体和岩墙的时代,本文认为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期间,和尔赛岩体由于受到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区域挤压作用而产生相应的裂隙,可能标志着洋盆结束后碰撞作用的发生,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暗色岩墙的普遍发育可能是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标志。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0597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冯乾文,周可法,王金林.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J]. 地质科学,2015,50(4):1068. |
APA | 冯乾文,周可法,&王金林.(2015).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地质科学,50(4),1068. |
MLA | 冯乾文,et al."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地质科学 50.4(2015):1068.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