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 | |
仲舒颖![]() ![]() ![]() | |
2017 | |
Source Publication | 资源科学
![]() |
ISSN | 1007-7588 |
Volume | 039Issue:011Pages:2116 |
Abstract | 建立花期物候模型可实现观赏植物花期的精确预报,为"樱花节"、"桃花节"等时令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选择花期观赏价值高、分布范围广泛的四种典型观赏植物进行研究,包括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利用这些植物在中国42个站点的始花期和末花期观测资料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并检验了可模拟不同站点和年份始花期和末花期的时空物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62—2013年四种植物的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序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空物候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大区域和长时间的花期变化,对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多在4-6d之间;(2)模拟得到的花期物候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其中随纬度的变化最为显著。纬度每升高1°,始花期和末花期推迟1.23-4.46d,花期长度缩短0.07-1.47d;(3)过去50年,所有植物平均始花期、末花期均显著提前,提前趋势在(0.95-1.61)d/10a之间。紫丁香始花期与末花期的提前趋势空间差异较小,而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提前趋势在分布区北部明显强于南部;(4)花期长度在过去50年间变化较弱,除紫丁香表现出较强的延长趋势(0.20d/10a)外,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长度变化趋势在(-0.01-0.07)d/10a之间,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典型观赏植物花期物候模拟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7989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仲舒颖,葛全胜,戴君虎,等. 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J]. 资源科学,2017,039(011):2116. |
APA | 仲舒颖,葛全胜,戴君虎,&王焕炯.(2017).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资源科学,039(011),2116. |
MLA | 仲舒颖,et al."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资源科学 039.011(2017):2116.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