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综合分区 | |
李宏薇; 许尔琪; 张红旗![]() | |
20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
ISSN | 1005-9121 |
Volume | 39Issue:4Pages:116 |
Abstract | 目的综合分区是差别化进行土壤侵蚀防治与管理的基础,对控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基于伊犁河谷的气象、NDVI、DEM、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及其有机质等数据,利用水力侵蚀模型、风力侵蚀模型和冻融侵蚀分级方法评估其土壤侵蚀特征,并根据相似性、综合性、空间连续、主导因子和综合因素相结合等相关原则进行综合分区。结果(1)伊犁河谷土壤侵蚀中,水力侵蚀面积占研究区的83.42%,水力侵蚀在各县(市)均有分布;冻融侵蚀面积比重为16.1%,集中分布于南部、中部和北部天山山区;风力侵蚀面积最小,集中分布在图开沙漠周围。(2)通过地貌类型、侵蚀类型及强度、主要侵蚀限制因子和水土保持措施方向等指标,将伊犁河谷划分为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一级区包括北部天山山区、伊犁河丘陵区、伊犁河谷地、中部天山山区、昭苏—特克斯盆地和南部天山山区。结论针对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该文探讨了其土壤侵蚀治理方案,冻融侵蚀重点治理区以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为主,水力侵蚀重点治理区主要进行人工经济林与草地种植;土壤侵蚀预防保护区重点采取封育措施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以期为伊犁水土保持提供科学指导。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8896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李宏薇,许尔琪,张红旗. 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综合分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4):116. |
APA | 李宏薇,许尔琪,&张红旗.(2018).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综合分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39(4),116. |
MLA | 李宏薇,et al."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综合分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9.4(2018):116.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